close

仔粿(閩南語之稱法,或稱草粿),臺灣客家語稱為艾粄;草仔粿其名稱很多,還有鹹龜粿、艾草粿、草仔粿、青草粿等,而在清明節食用的粿又稱為清明粿,台灣本省北部地區也稱之為刺殼粿,較鄉間之地則戲稱為牛屎粿。 

草仔粿為中國大陸閩南地區(福建漳州、廈門、泉州)台灣中元普渡和掃墓祭拜之米製食品,清明掃墓時,大家會拿草粿來祭拜祖先,將漿糰加入「鼠麴草」製成綠色粿,帶著淡淡鼠麴草的清香,屬於閩南人時常製作的甜點,客家人製作的則為「艾粄」,原料與閩南人使用不同,主要原料為艾草。

無論是鼠麴草或艾草,皆採用新生的嫩葉或花蕊,洗淨、燙煮後,再取出搓、揉、沖、洗,去異味。接著切細,加入漿糰中搓揉均勻,再包入甜或鹹餡,蒸熟後即完成。

 

 

臺語的「厝角」(tshù-kak)音近「鼠麴」(tshú-khak/tshí-khak),且鼠麴草亦生長在住屋外圍,常誤寫為「厝角草」。

草仔粿外皮軟Q,內餡則因各家口味不同而異,外皮為糯米製成,故故腸胃不好的人應當適量食用。

 

草仔粿是以糯米粉摻入鼠麴草或者艾草,製成外皮。

 草仔粿內餡則包素火腿、香菇、蘿蔔絲乾等餡製作成素食草仔粿。

傳統草仔粿會在表面上,印製龜模,但也有些不印。

草仔粿印製龜模其意義為子孫繁榮。草仔粿大多用於祭祖、掃墓上,習俗則有「拜粿有傢伙(財產)」之含意。草仔粿為中國大陸閩南地區(福建漳州、廈門、泉州)台灣中元普渡和掃墓祭拜之米製食品,多攙入鼠麴草而為草色,扁平約巴掌大小,外或有龜印,內以蘿蔔切絲剁碎為包餡,味道鹹,綠色外表,以植物葉為墊。類似的產品有紅龜粿(紅粄)、麻糬(粢粑)、冰麻糬、炸麻糬等。

清明祭祖傳說故事

寒食節為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,剛好大約在清明節前一、二天,按一般傳統說法,寒食的起源於晉文公與介之推的典故。

唐代堪稱是寒食全盛時期。因為當時選擇於寒食節掃墓,且規定禁火二日。直到清明,由宮中傳薪火出來,接著賜給新臣,接著每家門戶也燃起薪火。

清明掃墓的源自宋朝,宋朝人民都在此日拜掃新墳,其他墳墓掃祭則維持在寒食進行。此習俗則到了明清方為普遍,流傳至今。  

清明祭祖的特殊飲食方式-艾草有清熱解毒之功效,相傳古人常於清明時節吃此甜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南面交服務 的頭像
    台南面交服務

    電腦台南面交服務

    台南面交服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